分析现状、明确方向
不断深化高职公共基础课的改革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张坐省
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载体,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存在问题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建设、改革、发展的历程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进入内涵发展的步伐,公共基础课的改革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回顾10年来公共基础课改革、发展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可将其大致分为建设时期、发展时期、调整时期和创新发展时期4个阶段:
⒈建设时期(1999—2002年)
这个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数量和规模最大限度的扩张。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到近40%的比例。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合并升格或成人专科学校改制而成,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清晰,不到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定位不明确、不准确,这样也导致了高职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不清,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也无从下手。公共基础课在这个时期的地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基本是沿袭了中专或大专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在公共课程体系中主要开设数学(高等数学)、语文(大学语文)、政治(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英语(大学英语或高职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有些院校将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大学物理)也列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公共基础课要占总学时的30%以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三种形式,一是大学本科的压缩饼干型,二是老专科型,三是大学、大专、中专的拼凑型或剪贴型。其核心目标是追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高”,并没有注意到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的问题。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几乎没有现成的,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有的采用本科教材,有的采用老大专教材,有的甚至还沿用中专教材。直到2001年,由于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有所提高,优秀的教师开始思考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之国内几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农业出版社等)看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商机,积极主动的承担起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的重任,到2002年秋季第一批以高职“面孔”出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公共课教材诞生了。这批教材的诞生告别了高职教育没有自身教材的历史,实现了从无到有“零”的突破。但是“从无到有”不等于“有中有优”。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发展与改革刚刚起步。
⒉发展时期(2003—2005年)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一课多本,百花齐放”,重点是围绕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们根据自己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在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我们不但可以从网上各类杂志上看到,教师们发表的公共基础课改革初探的研究文章,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同一课程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版本,教材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很多教材除内容提要、正文、小结、习题等教材基本体例元素外,出现了大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关的阅读材料和知识拓展内容。但是在这个时期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课程名称也沿用了过去学科教育体制下的学科性强的课程名称。可以说在这三年中,对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基本上还属于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轻实践、轻应用的基础上,公共基础课教材的“本位”思想并未能打破,或者说根本就不想打破。提出的口号是“宽基础、服务于专业、服务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对高职教育特色的认识不到位,高职教育的指导性培养目标,先后发生摇摆不定;二是专业课的改革力度不大,没有对公共基础课产生影响;三是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有效途径还在探索之中,学科教育下的教师的思维惯性依然存在;四是社会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选择从不接受到逐步适应,还没有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没有产生较大的压力。所以这个时期基本上是稳步发展。
⒊调整时期(2006—2007年)
这个时期,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不久 ,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规定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之下 ,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订单培养、 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 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模式被普遍采用 ,就业导向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一理念下 ,公共基础课以其非功利性的特点以及坚持学科本位、片面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论证的逻辑性、 忽视授课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失去听众 ,从而使公共基础课开设的必要性受到质疑。同时教育部为了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先后开展了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设改革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等,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理论,以推动高职教育职业化发展。在意见中明确指出公共基础课要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的原则,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不少高职院校的改革都指向了公共基础课,实行了砍课程,减学时,以加大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中,将物理课彻底去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课的学时也被删减掉30%左右。在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心中“这就是一场浩劫”。在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要求上,更加导向于为专业服务,出现了高职学生学英语到底有什么用,数学懂一点就行,语文课应教什么等的讨论。在这个时期公共基础课为了适应这种改革的需要,也真正从学生就业,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及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及时调整,大胆改革,打破学科体系,淡化理论,加强实践和应用;政治课由原来的五门课组成调整为两门课程即“两课”,语文课由大学语文调整为应用文写作,数学课以基础知识为主,减少了理论推导过程,增加了数学建模;体育课调整为体育与健康,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由“达标”调整为“健康体能测试”计算机由语言、编程调整为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化学课由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调整为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并在内容上,由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调整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个时期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又一个亮点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提高,这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益的必由之路。调整是一种改变,也是一种改革,同时也是一种发展。
⒋创新发展时期(2008—2010年)
在这三年中,公共基础课也迈向了改革、创新、发展的高潮时期,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更加趋向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开发了大量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普通话训练、数学建模、心理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体育专项等);课程内容更加趋向于实用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体育课倡导学生学会1—2项能终生享用的锻炼技能,并因人而异,以人为本,个性发展,政治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及法律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数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重点,兼顾数学知识的运用,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课以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向职业英语、行业英语转化。语文课由通用行政公文写作专向企业应用文的写作,化学课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重视操作性,应用性实践项目的训练。课程的表现形式趋向于模块化、项目化、案例化等多元化方式,体育课、政治课、应用文写作课的项目化教材正在部分学院实施应用,英语课、分析化学应用技术课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也在部分高职院校实施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力度空前,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
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同时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动画演示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部分课程实现了教学资源立体化、精品化。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改革,由原来的笔试的单一形式改革为笔试+平时考核或笔试+实践操作或笔试+平时考核+实践操作,部分课程实行了小论文考核等多种多样的先进、科学、合理的方式。可以说,这个时期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基本达到,课程定位基本准确,课程内容必须、够用、实用,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材的表现形式“百花齐放”。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加开放、活跃,创新精神的日益高涨,教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存在问题
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确定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和定位问题上,还处于争论和研讨阶段,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呈现“表面和谐、实际对峙”的两难局面,专业课教师过分强调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忽视了公共基础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而公共基础课教师过分强调公共基础课的系统性,弱化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这样对峙的结果是,专业课教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心硬手狠”砍、减兼施,不顾后果;公共基础课教师任你折腾,“死不改悔”,导致公共基础课改革难于深化,究其原因,一是对什么是真正的“合格人才”认识不到位,二是本位思想依然存在,三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实际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在尽力改革课程内容,向为专业课服务和学生综合素养提高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关键是大家都要明白随着技术变革的步伐加快,职业的变换,跨专业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单一的专业或职业能力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人们在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增强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相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挫能力等等,而上述能力的提高和加强不是专业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 (外语)能独立达到的,它们更依赖公共基础性课程(如文史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传统的
“
两课
”
、体育课程等)得以实现,这样学生才可在将来的工作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许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
“
机器人
”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
“
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
‘
矫枉过正
’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
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
“
弱势
”
。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
“
德才兼备
”
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需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进行统筹重整,系统规划,以满足工学结合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不同的高职院校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门类的设置和教学时数上,同时由于文化类选修课的开设,使得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除思政课和体育与健康课外)又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所以各高职院校受多因素的制约(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急功近利思想等),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教学时数和选修课上呈现出一校一模式现象。虽然要求各院校自创特色,但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对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也应该是一致的(特别是同大类专业),因此,在工学结合条件下,进行公共基础课统筹重整,系统规划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摆在高职院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件难事。
⒊内容基础性与专业针对性之间的矛盾
公共基础课内容的基础性决定了自身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贡献不能立竿见影, 知识的连惯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使得公共基础课很难做到“断章取义”和“要什么、教什么”,这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反,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往往要求学习者高效率地掌握实践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 适应岗位需要,
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职业指向性明显。使得公共基础课难以适从,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思想上对高职公共基础课存在偏见, 认为公共基础课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距离较远, 在课程体系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公共基础课很难得到重视。所以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达成共识,提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体系,以满足公共基础课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⒋如何科学制定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以解决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度的问题是当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中的薄弱点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强调打破学科教育模式,力主为专业服务的同时往往忽视公共基础课自身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很多基础课教师迫于教学课时压迫 不得不打乱甚至违背教学规律,以短、平、快高效的手段塞给学生自以为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 有数学教师就指出不少高职院校 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 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因此 如何避免把公共基础课当工具箱学生用什么就教什么的功利主义取向科学制定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成为当前迫切需求
⒌研究重复化、表面化。难以见到同一研究领域持对立观点的学术争鸣 当前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集中于对公共基础课出路问题的探讨,并且最终都殊途同归,认为公共基础课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法就是把公共基础课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至于两者之间在各门课程领域如何结合 怎样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与结合方式目前仍处于摸索与尝试阶段,大多研究成果浅尝辄止、人云亦云,缺乏深入分析,在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也呈现雷同、表面化现象,如倡导开展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互教互学等。至于具体怎样开展这些教学;教学效果如何,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缺陷又是什么等方面均很少有人涉及。
⒍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滞后于专业教学改革。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专业教学改革的需求,为专业服务的必需够用为度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一是基础课教师大都毕业于学科型院校,适应不了学科化教育向能力本位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对如何实现基础课程改革,缺少理性的思考和办法;二是教学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手段落后,各门基础课程的实验附属于理论课,缺少综合性、系列性、应用性实验。而且很难达到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对实验室的实验能力挖掘不够充分;三是教材建设和改革发展迟缓,缺乏与专业特点相适宜的教材,没有做到推陈出新。没有体现现代化教材立体化、便捷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四是由于受条件和管理方面的影响,公共基础课教学在先进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上也落后于专业课。
⒎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工作而学习、边学习边工作的教育理念将使高职教学过程向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转化,高职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资源的构成等诸多方面逐步走向开放,这对于习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院老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将带来哪些冲击,如何应对这些冲击、公共基础课如何改变昔日轻过程、重结果的评价体系,当下公共基础课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怎样培养这些素质,公共基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好自己的实践教学等都期待着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二、我院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及成效
回顾我院公共课教学部(原基础课部)成立10年来,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也可归纳为4个阶段。即建设阶段、改革阶段、调整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可以说与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同步。
(一)建设阶段(2000—2002年)
2000
年8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正式成立,下设了数学、英语、语文、政治、体育、化学、物理等7个教研室,共98名教师。基础课部的成立,标志着公共基础课由原来分校区管理,各自为政走向了全院统一管理。在全院实现了公共基础课统一大纲、统一学时、统一教材。公共基础课的管理与建设走向正轨,成为基础课部的中心工作。在这个阶段,我们实现了由过去采用本科教材或大专教材向高职教材的过渡,建设完成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英语三大类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任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基本满足了当时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有8位同志参加了5门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任务。同时在学院开展的高职教育大讨论活动中,教师对高职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思想逐步解决,观念进一步转化,逐步从中专教育的模式和惯性中走了出来。开始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建设,并着手从事课程建设工作,这个阶段,完成了所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5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包括高职语文、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英语)。2002年作为陕西省第一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二)改革阶段(2003—2006年)
2003
年学院参加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的要求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全面发展”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对高职课程的改革指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指标就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累积通过率达到75%以上。评估促进了观念大转变,评估促进了思想大解放,评估促进了对高职教育的新认识。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和座谈会,纷纷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想,谈论最多的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和试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课程的新定位成为这一阶段的特征和重点。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基本实现了由学科本位向“必须、够用、实用”为度的转化。着手创新一流教材的编写工作,到2006年秋,第二版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出版,并被列为国家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师参与编写英语、体育与健康、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经济类高等数学也相继出版,并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那么这个阶段解决了“从有到优”的问题。公共基础课定位更为准确,教学内容也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加强两课教学和体育教学,学院成立了“两课”教学部和体育教学部。
(三)调整改革阶段(2007—2008年)
2007
年学院成功的申报了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项目,开始示范建设工作,在这个阶段,公共基础课面临为专业课和学生工学结合实习让路的局面,其学时由原来在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中占30%以上,下降到30%以下,大部分课程学时减少了三成左右,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成为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学时减少,要保证课程的培养目标,只能靠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协调,沟通对所有公共基础课的学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重新制定了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将公共基础课的改革重点转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来,英语课进行了精讲多练,重在课外;应用写作实行课内布置、课外作,
课内讲解、课外练;化学课重视应用、加强实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思政和体育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高等数学课通过加强课外辅导等,强化公共基础课教学。同时在全院开设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先后开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外国文学赏析、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大实验、普通话训练、体育专项等10多门选修课。通过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方式,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由公共课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研究项目3项。
(四)创先发展阶段(2009—今)
针对公共基础课受制于专业课,落后于专业课改革的局面。这一阶段,公共基础课主动出击,实现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一是申请省级和学院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立项6项,研究经费达到13万元。研究内容以课程改革与创新为主;二是英语教研室开展了“职业英语”的创新改革的试点工作,化学教研室开发出基于工作工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创新教材,建立了“教、学、做、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目前试点工作和实践工作进展顺利,可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本年来我部教师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并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一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名师、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四是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工科)、英语、语文、“毛、邓、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六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可以说,我院公共基础课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绩,归功于学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各系部,处室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归功于学院开展的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归功于学院二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示范院校建设,归功于广大教师多年的不懈努力。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今后改革的方向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高职公共基础课今后改革的方向应该是:
(一)必须旗帜鲜明的提出公共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一主体两兼顾”,即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体,兼顾服务于专业教学需要和兼顾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二是,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四是,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念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二)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立以
“
必须、够用
”
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应该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课程质量标准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映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体现
“
优、实、新
”
的要求,即课程设置优化,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
“
实用
”
,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效益既包含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也包含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三位一体的以
“
必须、够用
”
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与归宿,实现
“
就业为导向
”
,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才能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要突破单一课程优化观念,构建包括多门基础课统筹,节时高效的综合性功能。课程组合不是机械地理解
“
德、智、体全面发展
”
,硬性规定每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根据就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统一。要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高等数学课要构建一个“一元微积分+专业基础知识+数学实验”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要撷取工学结合概念的精髓,尝试采用“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课程新体系,运用目标、准备、行动、评估四步渐进法开展教学;公共英语课程要构建一个“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让公共英语教学实现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不断为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服务;思政课和体育课要深化“项目教学”实现知行统一,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目的;有机化学课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特别是技能性、应用性实验实训项目的比重,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分析化学应用技术课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新体系,按照“教、学、做、评”四位一体六步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三)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公共基础课程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使公共基础课教学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以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并应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结合中国国情、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
“
知行统一
”
,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
“
强化应用
”
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学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社会竞赛考核成绩和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五)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让学生新的学习理念(包括自主学习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高职教育不能解决专业学习和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因此,转变学生的观念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掌握新的学习方法,让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学习生活,积极主动参与每一个过程,积极主动探求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自主、自觉、自律、自强的习惯。)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六)从调查研究入手,改革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实现项目化、模块化。召开院校交流研讨会,院系专业教师座谈会和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才调研会,重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将现有的必修课、选修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等一并纳入,统一规划,统筹规范。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彻底克服课程之间的交流与重复,开发新的学习领域,实现项目化、模块化。进一步开发语文、体育、思政课、数学、有机化学课项目化教材和职业英语课。分析化学应用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教材。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观的更新、课程目标的制定和策略的选择,必须是课程研究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管理者共同劳动的结果。高职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以
“
必须、够用
”
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还必须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从而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上水平、上层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