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当前位置: 分院首页>>通识教育>>正文

困境与未来:高职通识教育该如何破局?

2018年04月12日 00:27  点击:[]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举行校园开放日,为即将到来的新一届招生预热。在今年的校园开放日上,通识教育、大类招生、加强基础、促进交叉,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词。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定位、生源结构、教学方法和学生就业等方面都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当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过度功利化、职业精神的迷失等诸多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完人教育,通识教育正开始慢慢介入到高职教育的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还面临着培养目标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园文化环境单调等问题,开展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

经过近3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还不高,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技能培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如今,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职教界的共识。然而,内涵建设如何开展?无论如何,如果不能培养出享受工作乐趣的技术技能人才,恐怕难言职业教育的成功。通观国内外教育发展历史,重视通识教育是实现此目标的必由之路。

1、经济“新常态”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经济新常态下,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广博、扎实的通识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划分过于精细化,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一是过于注重专业,而不广泛涉猎,培养了更多的“工具人”二是专业划分过于精细,知识体系被割裂成不相关联的条块,破坏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这些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中缺乏通识性,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法协调,培养出的的学生,明显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缺乏职业精神,导致后劲严重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打破固有观念,大胆开设富有综合知识结构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科的联系性,完善高职院校整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情感、意志和兴趣。

2、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扩展,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们的职业变化也愈加频繁,越来越多的岗位将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从人才培养质量看,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等短板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发展趋势倒逼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行通识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

国外高职通识教育的特点

在西方,通识教育已经兴起多年,教学理论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对于我国高职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1、完善的法律法规

国外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修订法案不断呼吁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例如美国颁布的《1984职业教育法案》、《技术准备法案》,日本颁布的《职业训练法》、《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等。另外,从法律层面明确资金保障,支持通识教育的建设发展。各国政府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资金投入比例,提高资金投入额度,确保通识教育所需的建设资金,例如美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社区学院可以从学校发展资金中得到22%的比例,用于更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加大师资培训。可以发现,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案和资助计划,保障了高职院校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通识教育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2、服务行业企业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是要满足行业企业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国外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中也体现着这种教育理念。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发展,通识教育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首要问题就是关于通识教育目标的讨论。正如泰勒所说:“如果我们系统地研究某一课程,必须要首先确定课程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紧贴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学生发展需要,课程内容也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构建了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较好地满足了行业企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育者和雇主的共识,培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避免过分专业化和片面发展。

二是设立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总体来看,有四种模式:分布模式、自由选修、名著课程和核心课程。尽管各学校通识课程模式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很多共同特点:其一,课程普遍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且内容丰富;其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三,采用学分制考核通识教育学习,一般不少于45学分。

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正确的判断鉴别能力、掌握多元的文化知识,能够了解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内在价值、某些知识领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3、上下联动,多元参与的管理体系

近年来,国外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提升通识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了“政府主导,学校为主,行业企业参与”的管理体系。各国政府建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对通识教育的教育教学进行宏观指导,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学校层面,建立了课程委员会、选修办公室和辅导中心相关管理机构。其中,课程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教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组成,负责通识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选修办公室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部门,由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功能包括汇编课程手册、课程调整、保存学历档案和汇集学生资料。辅导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有关通识教育方面的咨询工作,特别为新生提供各种学习上的帮助,包括个别辅导、讲座和辅助性教学等。行业企业层面,在行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委派专家、技术能手参与通识教育管理,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灵活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着力点

耶鲁大学前任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的内涵在于,学生具体在学习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学习那些普遍的、能突破任何学科界限的知识与智慧,比如如何创新地运用思维,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清晰地沟通。学习如何学习,或许更为重要,学会终身学习,即便毕业多年仍然能够感受到教育的滋养,这就是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年,武钢的大规模裁员让人印象深刻,暴露的问题是钢铁产能过剩。但李克强总理说,虽然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但是圆珠笔上的圆珠,我们却生产不出来,目前仍然需要进口。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为何我们却无法实现一个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发和生产?“圆珠笔之问”更是“中国制造业之问”。企业必须要向高端制造业转型,高职教育也不能继续停滞在简单的“形而下”的操作性教育层面。职业教育必须注入“科研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旦注入科研内涵,操作和实践不但容易上手,而且还能够手脑并用。如此一来,职业教育不再是培养普通技工的低端培训场,我们培养出来的不再是普通意义的“蓝领”,而是能够锻造出能文能武、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专家和未来的“大国工匠”。

2、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规则意识

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怎样培养未来的大国工匠,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世界的质量标杆?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近年来,高职职业技能大赛也如火如荼。在竞赛中,如果第二名是95分,那么98分肯定就是第一名了。对于比赛,这样的评定规则无可厚非,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达到100分的都是不合格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规则意识。众所周知,德国的优秀技工和中国老一辈的工匠,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即:慢工出细活。对质量的追求体现了一种规则意识——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作风。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除技能之外的职业精神,尤其是职业态度。

3、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大学里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当代大学生如何与社会沟通、融入社会也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专业课老师常有类似的抱怨,如,设计专业的学生拿出了很好的设计方案,但是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始终不能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更无法取得有效的沟通。学生之所以就业出现问题,首先在于学生没有接受过人文素质训练,比如自我介绍,应该进行科学的结构化表达训练。除此之外,写作,国学、伦理、阅读、交流、公益,演讲……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结语

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高职院校也是定位的回归。需要高职院校回归育人本质、避免盲从、找准位置,这是高职院校新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教育本真出发,轻外延发展,重内涵建设,从职业教育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学生本位的价值观出发,做实内涵建设,清除功利思想,改善教育内环境。高职院领导在制定办学方针时不能只图眼前利益或短期效益,偏离教育轨道,既要看高职院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为学生的成长负责,把学校打造成为学生心中真正意义上的母校。

上一条:立德树人,以通识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闭